安徽宿松臨江產業園是安徽省政府2010年4月批準籌建的省級工業園。她位于宿松縣城以南47公里的復興鎮,南臨長江、北依黃湖、東靠長江絕島小孤山。一期規劃面積6.08平方公里,有條件拓展區10.29平方公里;概念性規劃50平方公里。臨江產業園處于皖、鄂、贛三省交會點,既是八百里皖江第一園,又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橋頭堡,她與環鄱陽湖生態示范區隔江相望,和武漢城市圈北岸牽手。臨江產業園擁有5公里深水岸線,規劃籌建的復興港為5000噸級深水碼頭,年吞吐能力 165 萬噸。臨江產業園與省屬華陽河農場毗鄰,在產業園規劃的50平方公里中,有40平方公里是省屬華陽河農場用地。特定的區位條件、長江黃金水道和省屬華陽河農場用地,賦予了臨江產業園先天稟賦。臨江產業園陸路交通非常便捷,通過省道宿復線與105國道、滬蓉高速和合九鐵路相連,規劃中的安九公路穿境而過,距九江、安慶分別為40公里、100公里。經安九公路可打通至九江和滬蓉高速通道。產業園距正在建設中的望東長江大橋40公里,通過大橋可接通安景高速直達江南。
根據規劃,臨江產業園將重點發展輕化工、新型建材、倉儲物流三大產業。
“十二五”發展目標和基本思路
按照省、市“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實施細則”要求,結合宿松縣縣域經濟和臨江產業園本身實際,未來臨江產業園將圍繞“產業轉移平臺、魅力濱江新城、旅游休閑勝地、職業教育中心”的思路發展。年度目標是“ 一年打基礎、三年見成效,五年大發展”。
一年打基礎 完成重點項目規劃編制。以道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等建設拉開框架,各項工作機制基本建立, 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開工建設。
三年見成效 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基本完工,省政府批準的6.08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完成征收。有條件拓展區完成規劃并上報省政府批準,墾地合作機制形成,入園企業達20—24家,完成利稅2000萬元,當年征收土地4980畝,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億元。
五年大發展 產業園產業聚集效應明顯顯現,入園企業達60—70家。輕化工、倉儲物流、新型建材三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30億元,稅收完成2億元,濱江新城市初具規模。